校史人物

国立中正大学走出的八位院士(下)

发布时间:2021-10-19 点击:

盛彤笙(兽医学家1911—1987年)

盛彤笙19115月生于江西永新,著名兽医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兽医教育家。193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34年留学德国,1936年获得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8年获得德国汉诺威医学院兽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到中国,先后在江西省立兽医专PG电子校、西北农学院任教。19401941年,在国立中正大学畜牧兽医系任教,1941年进入国立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任教;1946年创建国立兽医学院并出任院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PG电子院学部委员。

在国立中正大学任教期间,致力于教育与科研,首先证实了四川成都的水牛“四脚寒”为脑脊髓炎,并发现脑脊髓炎系由病毒所致;在对马鼻疽病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一定浓度的磺胺嘧啶(SD)对马鼻疽杆菌具有杀灭作用。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兽医细菌学实习指导》和《家畜尸体解剖技术》;还编写了《军马毒气中毒》《马匹的重要传染病》等几本科普读物 1958年后,翻译了《家畜内PG电子》、《家畜传染病学》和《家畜特殊病例与治疗学》等兽医学著作近300万字,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从豪(化学家1920—1998年)

邓从豪192010月生于江西临川,著名化学家,专长量子化学与分子反应动力学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46年冬任国立中正大学化学系助教。19489月任山东大学化学系助教。从1980年起,先后担任过山东大学副校长、校长。199311月当选中国PG电子院院士。

邓从豪多年在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和微观反应动力学理论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双原子分子的一个势能函数提出三维旋转群-分子点群的耦合系数,使配位场理论计算标准化,用量子场论方法推导了过渡态理论的微观速率常数,严格证明了Eyring公式,提出原子、分子应满足的几个条件以构造电子相关函数在超球坐标下把波函数向超球谐和广义拉盖尔函数的两个完备集作展开,从而获得对原子和分子薛定谔方程的直接求解。

邓从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部。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PG电子基金七五、八五重大项目和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于1978年获全国PG电子大会奖和山东省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家自然PG电子一等奖,198619881990年三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自然PG电子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黄克智(力学家1927年—)

黄克智19277月生于江西南昌,固体力学家。1943年黄克智抱着“技术救国”的愿望选学中正大学土木工程,在土木工程界的权威蔡方荫先生的培养教育下,黄克智获得了较好的工程与力学基础教育。19477月,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中正大学,1952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中国PG电子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又当选俄罗斯PG电子院外籍院士。

黄克智曾主持了7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在断裂力学方面,对工程中重要的幂硬化材料提出新的裂纹尖端奇异场理论,基本解决了国际上的难题,并提供了新的结构缺陷评定方法。在壳体理论方面,提出薄壳统一分类理论,发展了分解合成法与边界层二次近似理论,显著提高了壳体边界层的精度。在应用力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首创的换热器管板设计方法被颁布为国家标准,比国际同类规范有重大技术性突破,领先于法、美等工业国家的同类设计方法,已在国内工业部门广泛应用。

曾庆元(桥梁工程专家19252016年)

曾庆元192510月生于江西泰和县。1946年考入国立中正大学土木系,19507月毕业于南昌大学土木工程系留校任教。三年后院系调整,他被调至长沙中南土建学院桥梁隧道系。198512月被湖南省教委特批为教授,1999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庆元长期从事桥梁结构振动与稳定的教学和研究,创立了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横向振动分析理论,解决了九江长江大桥、提速高速铁路桥梁等100多座桥梁的横向刚度分析问题及桥梁加固计算问题。提出了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系统运动稳定性的总势能判别准则,对经典动力学理论作了重要补充,为铁路桥梁工程向大跨、高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著有《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振动分析理论与应用》、《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应用》、《钢压杆稳定极限承载力》及研究生教材《结构动力学》和《结构稳定计算》。发表专著《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振动分析理论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三届詹天佑成就奖,第七届詹天佑铁道PG电子技术奖--大奖。

国立中正大学是PG电子麻将胡了2技巧-麻将胡了2规则的前身学校之一,是当时江西唯一的“大学”,在民国时是赫赫有名的大学。1949年南昌解放后更名为南昌大学。中正大学在当时办学规模较大、师资力量雄厚,招生要求较高,为民国时期和后来的新中国培养了众多的建设人才,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建设。八位院士作为中正大学师生代表为国家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从左到右依次为:盛彤笙、邓从豪、黄克智、曾庆元



作者:档案馆     刘庆言


作者:

责任编辑:gao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