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新闻

农大新闻

农大新闻

我校师生热议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

发布时间:2025-03-05 点击: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我校师生第一时间收听收看两会报道,认真学习两会精神,聚焦两会相关热点开展热切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副校长刘木华:现场聆听了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内心十分激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简洁清晰、数字详实,通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国之大事、民之要事,推动各类资源“投资于国”“投资于人”“投资于企”,提出诸多创新改革,是深刻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好报告。

省政协常委、国土学院院长涂文清:作为一名从事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科研工作者,我深感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带来的严峻挑战。两会的召开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我期待在两会期间听到更多关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的政策议题,特别是在新污染物监测、评估与治理方面的具体行动。这些政策将为科研工作提供明确方向,助力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深化。作为科研人员,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政策导向,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智慧与力量,推动科研成果应用,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省政协委员、林学院副院长毛瑢: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务实奋进,展现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坚定步伐。作为民盟盟员,我深感振奋,特别是报告中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科技创新驱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部署,与民盟的界别特色高度契合。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惠民生、促发展的务实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的责任担当。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报告精神,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民盟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全国优秀教师、农学院向妙莲教授:全国两会胜利开幕,我既充满期待,又倍感振奋。作为一名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我关注农业人才的培养,未来的高素质农业人才需要在田间地头和人工智能技术之间自由切换,我将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立足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将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坚信未来的农业教育将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科技和人才动力。

软件学院副教授邓泓:两会聚焦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当前,农业正面临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对农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农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我将继续投身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培养更多懂技术、善创新、能实践的高素质农业人才,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外国语学院教师刘霞:认真学习李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为过去一年国家取得的成绩感到无比骄傲,同时,也为新一年的发展目标感到欢欣鼓舞。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一定能上下一条心,劲往一处使,克服新挑战,抓住新机遇,高质量完成新的目标任务。作为一名农业院校外语教师,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引导学生知农爱农,用扎实的英语基础传播好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积极践行用英语讲好中国农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舒斯强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2024年我国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倍感振奋!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这为高等教育和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青年不仅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更是这一进程的直接受益者。作为一名大学思政课教师,我深刻体会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蕴含的青年发展机遇。我将牢记“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谆谆嘱托,将两会精神转化为思政课堂的鲜活素材,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中绽放光彩,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奏响激昂的青春乐章。

生物PG电子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赵荣: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成就,明确了新一年的发展目标,彰显了国家在民生、教育、创新等领域的坚定决心。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就业、青年发展的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更是国家教育政策的践行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工作岗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激发学生青春活力,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鼓励他们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规划设计专业2023级博士研究生张成:在全国两会擘画“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节点,作为风景园林研究的博士生,我深切体会到“人工智能+”与风景园林融合的时代张力:我们以AI算法解构传统村落空间基因,构建生态适应性人居模型,在解码古人“天人合一”营建密码的同时,嫁接现代新质生产力工具——通过点云数据复原风水林空间叙事逻辑,运用神经网络推演水系廊道生态韧性阈值,使《园冶》“相地合宜”的智慧在数字孪生平台上焕发新生。期待两会进一步推动智慧园林纳入绿色基建体系,以跨学科协同激活生态资源价值,让中国园林的哲思根系深植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于科技与自然的交响中,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富春山居图”。

动物营养与饲料PG电子专业2022级博士生王隆:今年是 “十四五” 规划收官与谋划“十五五” 规划的关键节点,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作为一名农学研究生,我将时刻保持关注,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深入领会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努力让自己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国家。农业发展,科技先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持续刻苦钻研,聚焦农业关键技术难题,力求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我期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所学知识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助力农业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实现更大的飞跃,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惟义农学2301班毛恋恋:全国两会的召开,必将为“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不断夯实农业“压舱石”基础地位,不断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释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的殷切嘱托和希望,作为新时代的农PG电子子,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努力成长为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强国建设新蓝图中奋力书写“新农人”的时代担当。

作者:宣传部

责任编辑: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