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新闻

农大新闻

农大新闻

以“融”育心,以“行”铸魂——学校多措并举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4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秉持“理论铸魂、实践赋能、文化润心”理念,通过构建“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学院落地+师生参与”四级体系,打造思想引领、实践互动、文化浸润的“三维融合”立体化活动内容,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校园内营造了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浓厚氛围。

聚焦思想引领,主题教育入脑入心

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涵,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夯实师生思想根基。一是开展主题班会与党团活动,各学院以班级单位组织“同心‘石榴籽’·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各基层党组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主题党日学习内容,广大师生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民族交往故事,让抽象的理念转化为鲜活的情感共鸣。

二是创新传播形式、拓展覆盖范围,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科普等内容,编发应知应会宣传手册7000余册,组织各民族师生观看红色电影,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层次传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是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集体备课会和教学展示活动,围绕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研讨与示范交流,为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夯实了基础。

深化实践互动,交往交融见行见效

为推动民族团结从“知”向“行”转化,学校组织系列实践互动活动,搭建各民族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一是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学校积极组织开展“红色走读”,通过参观学习与情景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场场主题鲜明、形式生动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二是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探访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普通话公益教学、“送戏下乡”文艺展演等方式,开展了非遗文化保护、乡村振兴助农、志愿服务等活动,充分实现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目标。

三是举办“同心同向共发展”等专题座谈会,围绕学业帮扶、文化适应等主题,组织各民族师生开展面对面交流互动,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在思想、生活上的深度沟通。

丰富第二课堂,民族魅力多彩绽放

为展现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学校打造了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互赏互鉴。一方面,以“文”会友,举办征文摄影大赛和书画大赛,紧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的展主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民族团结氛围;另一方面,以“赛”促学,举办“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引导学生们在答题中不断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此外,学校各学院还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了“中秋人团圆,民族江农缘”“欢聚百廿江农,民族共庆中秋”等联谊活动,让各民族师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全过程,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教育载体,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全校师生始终牢记“中华民族一家亲”,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法洁琼

审核:周红燕